此網站需要開啟JavaScript
JavaScript is required
臺中市立美術館 Taichung Museum of Art
返回活動列表

草地上的美術課

113年臺中市立美術館社區共創暨週末藝術活動

草地上的美術課_主視覺
時間

11:00-20:00

地點

臺中中央公園觸覺體驗區

適合對象
費用

免費

Share

活動影片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v/1BMnethFXh/

坐落於中央公園裡的臺中市立美術館,在正式開館前夕,以「草地上的美術課」為活動主題,邀請藝術家舉辦「社區共創工作坊」,並於策劃一場「週末藝術活動」,以 藝術課市集、戶外藝術課 及藝術體驗 等三大主題為綠美圖開館暖身,內容融合環境、藝術創作、教育推廣及科技互動,打造共創交流平台, 邀請市民共同探索藝術與生活的無限可能。

草地上的美術課(6)

社區共創工作坊

邀請藝術家彭禹慈與廖昭豪帶領市民觀察、採集綠美圖建築與自然元素,共同完成三場共創工作坊,創作作品於草地上的美術課活動當天展出。

草地上的美術課(3)

彭禹慈帶領的「破碎的形狀-想像一座森林裡的美術館」工作坊,引導參與者透過摺紙認識碎形,再實地走訪觀察綠美圖建築周邊自然環境,以點描方式描繪出自然中細碎的形狀,並將作品疊合,創造個人觀看綠美圖的獨特視角。彭禹慈進一步擷取並重新組構參與者的創作筆觸,創作出本次活動的野餐墊。

草地上的美術課(7)

廖昭豪帶領的「造石計畫-痕跡採集」工作坊,衍生自化石背後蘊含一段歷史的概念,參與者透過紙黏土,採集並拓印自己與中央公園相遇的痕跡,有人拓印鴿子羽毛、含羞草、心型的蘋婆種子和繩索,中央公園的水溝蓋紋路,拓印完成後,再透過灌石膏、埋入插花海綿、塑形、塗上灰色顏料,變成一顆顆人造石頭。廖昭豪同樣擷取參與者發現的各種痕跡,共創出《磊磊》裝置作品。

週末藝術活動

「草地上的美術課」打造戶外藝術體驗平臺,活動規劃三大主題內容,包含:「藝術課市集」、三場「戶外藝術體驗課」,以及全天候可參與的「戶外藝術活動」,邀請民眾在公園環境中,參與藝術、感受創作,體驗藝術與生活的多元樣貌。

草地上的美術課(9)

草地上的美術課(8)

「藝術課市集」,邀請十組藝術教育單位、兒童美學品牌共同參與,提供涵蓋不同年齡層的創意藝術課程,透過多元互動感受藝術的魅力。

「戶外藝術課」,設計三個打開五感體驗結合公園環境的動態活動,包含純白舍的「肢體律動課」,以舞蹈引導親子互動探索動態之美;臺灣當代馬戲團對創造焦點推出「雜耍共玩課」,將融合馬戲藝術,帶領大小朋友挑戰變身為公園裡的雕塑;藝術家莊志維帶領的「空間探索課」,透過環境觀察與創作,與大眾共創戶外裝置藝術。

「戶外藝術活動」,設計可全日自由參與的活動,內容包含「書本野餐」,邀請大家在藝術家與居民共創的野餐墊上享受閱讀時光;「黑青藝術計畫」結合AR與MR技術,帶領民眾探索現實與虛擬的交融;「藍美圖的記憶」則以藍曬技術與夜光創作邀請民眾參與時光記憶的藝術旅程。

午後安排創造焦點為本次活動製作的馬戲表演《綠美圖之夢》以及晚間的「星光放映」透過《神秘塗鴉客:誰是Banksy》邀請觀眾思考我們真的需要知道藝術家的真實身分嗎?

未來本館將持續推動藝術與環境結合的公眾活動,讓藝術走入生活並與市民共享,期望實踐文化平權的理念,為臺中市注入嶄新的文化活力。

1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