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中美館
一座跨越邊界 開拓想像的美術館
當空間打開,界線消弭,集體的創造性與個人探索經驗,將會如何結合? 在臺中市立美術館,你將遇見自然綠意,體驗建築美學;邂逅知識觀點,獲得藝術靈感啟發;感受創作者以作品向你我對話;探索在地文化與國際觀點的交流。 一座跨越邊界,開拓想像的美術館 臺中市立美術館(以下簡稱「中美館」)位於綠美圖之中,是一個跨越邊界,開拓想像的場域。自2024年3月啟動機構營運後,中美館不僅是為藝術而生的場所,更與臺中市立圖書館共構形成嶄新的文化場域「臺中綠美圖」。建築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組成的SANAA事務所規劃設計,在穿透與流動的建築語言中,形塑出8棟建築量體,美術館與圖書館座落於不同空間中,藉由高低錯落的通道相互連結,創造出在建築中漫遊探索的全新體驗;而建築空間的高度通透性,則消融了人文與自然的邊界,不僅形塑了跨域且開放的空間,更使建築、自然與大眾相遇,激發新思維,形成更具參與性的藝術文化場域。 臺中歷史底蘊,共振國際藝文能量 中美館致力成為「跨界共融」的藝術平台,作為向大眾敞開的美術館,其內涵核心以臺中這座百年文化之都的歷史脈絡和人文底蘊為起點,探索臺中美術史及藝術內涵特色,扣合當代城市生活與公共議題,開啟跨時空、跨領域、跨地區的策展活動及多面向體驗。於此同時,將持續與國際藝術連結,共振出積極、開放且帶有多元觀點的思考與對話,期盼以藝術提出多元觀點、創造新價值,打造深度思考與開放對話的當代空間。 讓美術館成為相遇和啟發的起點 中美館期許透過跨域的藝術體驗,實現文化平權的價值,讓來自多元文化和背景的人,都能在這裡得到共鳴、擁有美好體驗。無論是將中美館當做個人經驗、學習、交流或休憩的場域,希望在此的體驗,能讓每個人帶入日常,回應自身,持續醞釀、發酵,並從中獲得藝術能量和嶄新啟發。
館長介紹

賴依欣
館長
專長領域
藝術策展、藝術教育與推廣、視覺文化、藝術行政與管理
教育背景
英國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博士 英國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碩士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媒體藝術系學士
重要經歷
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 草埕文化藝術工作室、草苞實驗室負責人/獨立策展人 南臺科技⼤學、臺南藝術大學、⾼雄師範⼤學兼任助理教授
組織與執掌
臺中市立美術館業務職掌一覽表

展覽規劃組
現當代藝術展覽研究、規劃與執行、國際美術作品交流及展示服務管理等事項。
教育推廣組
教育推廣活動研究與規劃、公共關係與媒體行銷、館舍觀眾服務研究與規劃、公共服務及志工與實習生管理等事項。
典藏研究組
藝術品蒐藏、整飭修護、研究出版、文獻徵集、庫房管理維護及規劃國內外學術研討會議等事項。
秘書室
文書、檔案、印信、出納、總務、財產管理、資訊、法制、研考、採購、機電設備管理、適用勞動基準法人員之管理及不屬於其他組、室之事項。
人事室
依法辦理組織編制、派免遷調、考核獎懲、待遇福利、退休撫卹、公保業務、人事資料管理等。
會計室
歲計、會計、統計業務。